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常見問題
2018款iPhone再一次錯失了向USB-C接口轉型的機會
盡管蘋果早已經在 MacBook 產品線上實施了向 USB-C 全面轉型的戰略,但作為該公司“現金奶牛”的 2018 款 iPhone,卻依然標配著 5W 的低功率充電頭 + 一根 USB Type-A 轉 Lighitng 線纜。在業界早已普遍采用快充 + USB Type-C 的當下,蘋果的“轉性”,為何依然如此艱難呢?

(圖自:TheVerge / Dieter Bohn 攝)
自 2012 年以來,蘋果已經用了很多年的 Lighting 連接方案。有人猜測,iPhone 向 USB-C 轉型的話,可能會導致部分老用戶的遠離。
然而 2018 款 iPhone 的定價策略都再創新高了($1000+),為何蘋果這邊又沒了讓利配備快充和 USB-C 的勇氣呢?
2015 年的時候,蘋果隆重推出了 12 英寸的 MacBook,希望借此迫使行業的轉進。而 2016 年的 MacBook Pro,進一步鞏固了這樣的想法。
可惜在多年之后,整個行業的 USB-C 增長仍然相當緩慢,許多因循守舊的廠商,拒絕將該端口放到它們的設備上。矛盾之下,蘋果的心態有些動搖了。

從功能上來說,USB-C 線纜不僅比傳統線纜更加方便,而且更加強大。USB-C 比 Type-A 舊標準支持更高的充電功率,且是在 2017~2018 款 iPhone 上實現真正快速充電的唯一方法。
然而蘋果為 iPhone 標配的“萬年 5V / 1A”充電頭,極大地限制了用戶的體驗,逼著有需要的人們去加錢購買 20~30 美元的“兼容”快充頭。
至于“換線疏遠老客戶”的顧慮,其實也是多余。畢竟該公司豪放地砍去了新 iPhone 的 3.5mm 耳機插孔,并在包裝盒中附送一根轉接線。
要說最根本的原因,估計還是 MFi 認證的巨大利益。如果從 Lighting 變為行業公認標準的 USB-C,蘋果的 MFi 配件,還能剩下多少的號召力呢?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收集而來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
盡管蘋果早已經在 MacBook 產品線上實施了向 USB-C 全面轉型的戰略,但作為該公司“現金奶牛”的 2018 款 iPhone,卻依然標配著 5W 的低功率充電頭 + 一根 USB Type-A 轉 Lighitng 線纜。在業界早已普遍采用快充 + USB Type-C 的當下,蘋果的“轉性”,為何依然如此艱難呢?

(圖自:TheVerge / Dieter Bohn 攝)
自 2012 年以來,蘋果已經用了很多年的 Lighting 連接方案。有人猜測,iPhone 向 USB-C 轉型的話,可能會導致部分老用戶的遠離。
然而 2018 款 iPhone 的定價策略都再創新高了($1000+),為何蘋果這邊又沒了讓利配備快充和 USB-C 的勇氣呢?
2015 年的時候,蘋果隆重推出了 12 英寸的 MacBook,希望借此迫使行業的轉進。而 2016 年的 MacBook Pro,進一步鞏固了這樣的想法。
可惜在多年之后,整個行業的 USB-C 增長仍然相當緩慢,許多因循守舊的廠商,拒絕將該端口放到它們的設備上。矛盾之下,蘋果的心態有些動搖了。

從功能上來說,USB-C 線纜不僅比傳統線纜更加方便,而且更加強大。USB-C 比 Type-A 舊標準支持更高的充電功率,且是在 2017~2018 款 iPhone 上實現真正快速充電的唯一方法。
然而蘋果為 iPhone 標配的“萬年 5V / 1A”充電頭,極大地限制了用戶的體驗,逼著有需要的人們去加錢購買 20~30 美元的“兼容”快充頭。
至于“換線疏遠老客戶”的顧慮,其實也是多余。畢竟該公司豪放地砍去了新 iPhone 的 3.5mm 耳機插孔,并在包裝盒中附送一根轉接線。
要說最根本的原因,估計還是 MFi 認證的巨大利益。如果從 Lighting 變為行業公認標準的 USB-C,蘋果的 MFi 配件,還能剩下多少的號召力呢?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收集而來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